蒼南省級樹葬試點落成暨首屆聯合樹葬儀式啟動
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
“我愿化作一棵樹,把思念帶在身邊!崩^海葬、壁葬、草坪葬之后,樹葬終于成為蒼南縣節地生態葬的新形式。4月3日上午,“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蒼南縣省級樹葬示范點暨首屆聯合樹葬安放儀式”在錢庫鎮金龍山公益性公墓舉行,100多名觀摩市民、志愿者共同見證蒼南樹葬新貌。
落葬通過進穴、奉土、奉花、默哀和獻花五個步驟,利用可降解骨灰袋盛裝骨灰深埋。參加人員在禮儀人員的引領下,步入至樹葬區,樹葬儀式隨即開始。參加此次儀式的有104具骨灰植入四季常青的松樹下,并獻上美麗的黃白菊花。
2018年以來,根據省政府關于深化殯葬改革在全省推廣樹葬工作的文件精神,蒼南縣民政局委托錢庫鎮金龍山公益性公墓對示范點項目進行規劃、建設。至昨天,省級樹葬示范點如期落成,樹葬面積總共5畝、一期1.5畝,采用四季常青的松柏作為樹葬區的樹苗,目前樹葬區共種有152棵松柏,每棵松柏下可安葬12個骨灰格位,樹葬基穴達1500穴,用于慈善免費服務。樹葬區還建有追思亭和追思碑,追思碑上刻有逝者的姓名和生卒日期供親人緬懷祭奠,每位逝者還附有一個專門的二維碼墓牌,墓牌內有逝者的生前事跡及圖文資料,親人可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網上祭拜。
“樹葬示范點的落成,契合蒼南縣全面落實全民普惠殯葬政策,倡導低碳、綠色、環保的殯葬理念!笨h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家悻說,目前,蒼南縣節地生態葬法推廣還處于起步階段,需進一步加強宣傳,從思想、觀念和心理上增強市民認同感。截至今年4月3日,在推行節地生態葬法多年間,蒼南縣共有300多人選擇節地生態安葬,節省殯葬費用累計超過15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