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kdywy"></tr>

  • <tr id="kdywy"></tr>
  • <td id="kdywy"></td>
    <acronym id="kdywy"><strong id="kdywy"><address id="kdywy"></address></strong></acronym>
    <acronym id="kdywy"><label id="kdywy"></label></acronym>

    當前位置 : 浙江文明網 > 市縣動態 > 溫州 > 洞頭

    洞頭:代代接力的“巾幗戰旗”——追尋新時代“海霞精神”

    發布時間:2019-07-25 15:37:11 來源: 浙江文明網 溫州文明網供稿

      女民兵正在訓練。圖片來源:央廣網

      “嘿,哈!”浙江溫州洞頭海霞村,每天清晨的訓練聲,夾雜著微咸的海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海島女民兵。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從苦難生活和戰火硝煙走過來的一群漁家姑娘,離開灶臺和閨房,自告奮勇扛起鋼槍,用自己的血與淚,投身到保衛新生活,保衛海疆,建設家鄉的戰斗中。

      浙江溫州洞頭海霞村。圖片來源:央廣網

      風不言,海不語,芳華在似水流年中逝去。

      60年來,以第一任連長汪月霞為代表的女子民兵連的一片赤誠之心,感動著無數洞頭女子。風吹浪打,冬去春來,她們一代又一代接過戰旗,在海防線上,傳承著“中華兒女多奇志”的風采,續寫著新時代“巾幗戰旗美如畫”的佳話。

      戰爭歲月

      初代女民兵奮斗不止

    汪月霞接受采訪。圖片來源:央廣網

      在溫州洞頭,“海霞”是個傳奇的名字。電影《海霞》曾讓全國人民熱血沸騰,海島女民兵的故事由此傳遍天南地北。影片中的女主角海霞的原型,就是當年洞頭女子民兵連連長汪月霞。

      那時,她24歲,英姿颯爽。如今,步入耄耋之年的汪月霞,依然硬朗。記者走進老連長家,客廳的顯著位置放著民兵連各個歷史階段的老照片。走過60個年頭,汪月霞的記憶依然停留在那段歲月,曾經的奮斗歷程,也隨著老人的講述一一重現。

      新中國成立后,洞頭島經歷了二次解放、二次圍剿和一次保衛戰,直到1952年1月,洞頭才迎來最后的解放。

      解放初期,大陸東南沿海形勢嚴峻,經常遭到敵特襲擾,地處海防前線的洞頭島成了保衛祖國的最前哨。部隊施工緊張,后方必須有人。汪月霞便帶著幾個女民兵幫助部隊洗衣、種地、養豬,有時也參加國防施工。

      “1958年,我們10個婦女組織了‘十姐妹’班,生產、訓練都很厲害,只要聽說部隊有事情,我們都自告奮勇!蓖粼孪蓟貞浀。

      當她們知道部隊養殖海帶缺少棕繩時,便發動了一大批婦女,剪下了頭發,送給部隊結成繩子,供部隊養海帶夾苗。有一次,聽說在虎頭嶼孤島打坑道的部隊戰士已經斷水好幾天,頂著海上七級大風,汪月霞帶著幾個民兵,駕著小船,穿越礁石巖壁,給荒島上的戰士送去淡水……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

      這一年,毛主席向全國發出了“大辦民兵師”“全民皆兵”的號召,女子民兵單獨成立了一個排,“海帶十姐妹”被編入了這個排,汪月霞被推選擔任排長。

      有一張黑白照片讓汪月霞最為珍視,1960年4月26日,汪月霞到北京參加全國第一次民兵代表大會,并在會上作“軍民聯防”的典型發言。會議期間,毛主席和中央領導同志接見民兵代表,在拍合影照片時,汪月霞被安排與毛主席同排!懊飨瘋冗^頭來,笑著問我,‘我到你們那里當個民兵要不要?’我激動地一個勁兒地鼓掌!蓖粼孪颊f起當時的場景,激動不已。

      會后,國防部贈送給她一支最新式的半自動步槍和10發子彈。同年6月,女子民兵排擴編為北沙女子民兵連。成立連隊后,她們配合駐島某部六連搶修戰壕4500米、掩體51個,并連續18個晝夜堅守陣地。

    汪月霞老人家中的題字。圖片來源:央廣網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痹诶线B長家中還懸掛著前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部長遲浩田的題字。連長汪月霞和女民兵們巾幗不讓須眉的英勇氣魄,成為打在每一位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民兵身上的鮮明烙印。

      新時期

      “巾幗紅旗”代代傳

    記者采訪女子民兵連現任連長陳盈盈。圖片來源:央廣網

      海風吹過半個世紀,進入新時代,新一代女民兵接過了老一輩的槍,以新一代海霞人的英姿書寫新歷史。

      汪月霞老連長的事跡,是每個在洞頭長大的女孩從小聽到大的故事,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現任連長陳盈盈也不例外。

      從小聽奶奶講“海霞”故事的陳盈盈,17歲走出校門便加入了民兵連!拔业闹袑W以前有個‘海霞軍人班’,她們每天都穿著軍裝上學,英姿颯爽。我那時候就很羨慕!

      陳盈盈說,剛開始進民兵連只是抱著“能穿軍裝能打槍”的玩心和羨慕之情,“進去之后才發現這不是隨便來混一下或玩一下的地方,這是一支非常有紀律性的部隊,一定要有吃苦精神!

      女民兵高溫酷暑練精兵。圖片來源:央廣網

      一年后她被民兵連推薦參軍入伍。2004年退伍時,組織上為她安排了杭州的一份工作。但她還沒報到,就被民兵連連長的電話叫了回去。

      “連隊缺骨干,希望我回去帶一帶。想都沒有想,我覺得我應該回去!边@一干就再也沒離開!耙坏﹨⒓舆^民兵連,這就成了一個讓人離不開、放不下,自己也不想走的地方!标愑f。

      誰說女子不如男,我是軍中花木蘭?雌饋砦撵o優雅的陳盈盈,身上帶著漁家女兒的一股韌勁,她不服輸,更不怕累。

      這些年,她帶領“海霞”姑娘們參加了各種封閉強化訓練。2011年,她帶著連隊的15名民兵到安徽參加3個月“班用輕武器應用射擊”的強化訓練,她們是唯一一支女民兵隊伍,這是她記憶中最苦的日子。

      “當時我們這些女民兵們就是和男兵們一起訓練,早上4點多起床,晚上9點多才能睡覺!逼鸪,總能聽到男兵們的質疑:“一群民兵,還是姑娘

      這群20來歲的姑娘們,每天在泥沙地里摔打不下幾十次,身上處處是擦傷,片片是淤青。別人都休息后,陳盈盈還要準備教案,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短短23天時間,體重就從100多斤掉到了77斤。

      “事實證明,兩個月后,我們這群姑娘真行!”男兵們的態度慢慢轉變,更多的是敬佩。

      女民兵在海邊訓練。圖片來源:央廣網

      很多人并不了解民兵,她們和多數人一樣,白天到連隊上班,晚上下班,但一年當中,要有三個月用來集訓。因此常常顧不上家,身體上多多少少都有傷。

      陳盈盈曾榮立一等功,先后獲得“全國民兵工作先進個人”“全國三八紅旗手”……這些榮譽的背后,是她囤了一柜子新衣服卻沒機會穿的遺憾,是她為修復曬傷的臉連敷7張面膜的無奈,是沒時間照顧生病兒子而哭泣的自責……

      連隊算得上是陳盈盈半個家了,“只要連隊需要我,只要我還干得動,我想一直干到退休為止!

      海防一線巡灘。圖片來源:央廣網

      和平時光

      “海霞精神”續新篇

      走進先鋒女子民兵連紀念館,墻上記錄著建連50多年一路走來的足跡,照片的顏色由黑白變為彩色,裝備一直更新,女民兵們從各式各樣的花衣裳變成正規統一的著裝。

      陳盈盈經常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和平年代,女子民兵連是不是落伍了?“海霞精神”還有價值嗎?

      在陳盈盈看來,如今她們需要擔起更大的歷史責任,繼承和弘揚“愛島尚武、勵志奉獻”的海霞精神。

      連隊現有62人,近兩年來,在她的帶領下,女民兵們開始走上洞頭街頭,主動承擔起節假日交通疏導、治安巡邏;走進學校、孤兒院、養老院開展愛國教育,愛心幫扶;走進災區火場,擔當抗臺搶險、應急救援、森林滅火等重任;主動考取導游證、船員證、A3駕駛證等技能證書,投身洞頭的旅游服務,也讓自身掌握一技之長,先鋒女子民兵連近年來的新發展漸成體系。

      去年,民兵連首次向全國招錄新兵,讓陳盈盈意外的是,“招錄公告發布后,近千人通過辦公電話、公眾號留言等方式咨詢,100多人發來了應征報名表!

      女民兵正在訓練。圖片來源:央廣網

      最終入圍的這13名新“海霞”,平均年齡23周歲,來自浙江、江西、廣東、陜西等地,學歷均為全日制大專以上。她們中有退役女兵、教師、護士,也有公司職員、行政主管等。

      每逢連隊有新兵入伍,老連長汪月霞總會來一趟連隊,為新入伍的女民兵們上一堂傳統教育課,她對連隊的建設一直記掛在心頭。

      “女子連是一面旗幟,作為一份子臉上很有光彩!蓖粼孪颊f,當下海霞精神依舊承載著這份沉甸甸的愛國熱忱和創新創業的勵志內核,應該把它一代代傳遞下去。

      女民兵們也不曾忘記老連長的囑托。1996年出生的劉琴大學畢業后,離開老家江西,來到洞頭圓自己的“海霞夢”;95后的洞頭人陳微微,幾年歷練下來,已經成為了骨干老兵。24歲的曾秀紅,如今已經是位準媽媽,但她仍堅持來連隊,“這里就像家一樣,讓肚子里的寶寶也感受民兵連的氣氛!

      已是準媽媽的女民兵曾秀紅。圖片來源:央廣網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三年又三年,陳盈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女民兵。執行力強,吃苦耐勞,團結協作,這些“海霞”品質,總會讓退伍后的女民兵們,在社會上發光發亮。

      “我覺得現在‘海霞’是個群體,在洞頭男女老少,只要有奉獻精神,都可以稱之為‘海霞’,F在在洞頭角角落落,我覺得都有海霞的身影!标愑f。

      洞頭區委書記王蛟虎表示,“洞頭將以海霞精神和海霞文化為內涵,建設海霞國防教育園區,謀劃海霞民兵文化小鎮,打造軍民融合發展的城鎮樣本!币幌盗械暮O技t色旅游規劃、海霞愛國主義教育、海霞基地打造,將讓“海霞”成為洞頭最靚麗的金名片。

      訓練中的女民兵。圖片來源:央廣網

      “大海邊喲,沙灘上,風吹榕樹沙沙響,漁家姑娘在海邊,織啊織漁網;高山下喲懸崖旁,風卷大海起波浪,漁家姑娘在海邊,練啊練刀槍……”電影《海霞》中的旋律伴著海風,在洞頭上空經久不息。(央廣網)

    標簽:編輯: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