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風文明煥發新氣象 浙江海寧新時代文明實踐"碩果累累"

今年以來,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契機,通過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主題教育,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逐步實現婚喪事宜規范化、民間習俗文明化、移風易俗常態化,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成為推進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讓黨的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黨員帶頭,聯戶走訪打開群眾心門
黨員干部是群眾帶頭人,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必須要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以良好的黨風帶動民風淳化。袁花鎮將節儉辦酒納入黨員積分制考核,要求黨員本人、配偶、子女、父母的婚喪嫁娶、喬遷新居、慶生祝壽、升學留學、參軍就業等事宜要做好事前報告和事后報告。扼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奢靡之風,對主動帶頭移風易俗的黨員予以加分鼓勵。各村(社區)對黨員戶辦酒情況提前進行排摸,并上門宣傳,倡導喜事簡辦,小事不辦。同時,各村(社區)以黨員為主要力量,成立紅白理事會,實行黨員聯戶制度,動員黨員入戶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2000余份,并深入了解青年人婚俗想法,倡導克服片面追求“高大上”思想,讓美好家風家訓在婚禮上得到傳承,敲開了群眾心門,使移風易俗工作家喻戶曉。
禮儀傳承,文明實踐促進觀念轉變
堅持活動引領,把移風易俗與星級美麗鄉村建設、文明實踐、文化走親等工作相結合,廣泛開展送文化下鄉、文化志愿服務等活動,讓豐富的文化活動感染、影響群眾。新袁村、夾山村聯合舉辦了主題為“推進移風易俗除陋習樹新風拒絕‘升學宴’集體升學禮”文明實踐活動,使學生從小接受文化浸潤,傳承優良鄉風,破除傳統逢事必辦酒的陋習。挖掘和培育一批移風易俗先進典型,在文化禮堂中開展案例宣講,讓身邊人帶動群眾思想觀念的轉變。同時,創作了一批移風易俗系列文藝節目,廣泛開展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引導活動,借助文化走親、文化下鄉等活動,通過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提升村民的文明素養。

禮堂準入,獎補機制讓利于民
依托家宴中心,推廣操辦婚喪喜事“流程規約制、標準菜單制、金牌廚師制、禮堂準入制”等管理機制,鼓勵村民在文化禮堂舉辦婚禮,并簽訂節儉辦酒承諾書。為了進一步激勵村民進禮堂,減排場,在有條件的家宴中心推出“移風易俗節儉辦酒”星級評定標準。對進家宴中心辦酒,且達到“五星”標準的給予減免垃圾清理基礎費的優惠政策。同時,每桌宴席(包括煙酒)在1000元以下的,場地租借費按9.5折收取,每桌酒席在800元以下的,場地租借費按9折收取。此項舉措既讓利于民,又引導和鼓勵村民主動踐行移風易俗,逐步帶動鄉風文明轉變。

為民解憂,文明菜單提供貼心服務
推動移風易俗,關鍵在于落到實處,袁花鎮一方面通過引導宣傳,轉變觀念,另一方面也在探索實踐中,為村民節儉辦酒提供一套可行的服務,制定一套簡約婚慶禮儀流程,培養一支農村家宴廚師隊伍,推出一批文明菜單。袁花鎮連續兩年開展文明鄉廚大賽,并邀請各村村民代表參與,本土鄉廚們發揮奇思妙想,大展技藝,推出了三十余份不超800元的“文明菜單”,菜式精美,味美價廉,讓村民們在辦酒中有了更多的選擇,讓節儉辦酒有“菜單”可依。部分村還結合產業特色,將別具風格的地方味道融入菜單,如長嘯村發揮菌菇特色,推出800元一桌的“菌菇宴”,走出了一條以菌菇特色產業助推移風易俗的新路子。村民的親身參與與體驗,使得更多的人主動選擇移風易俗菜單,推動良好風氣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