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爭做移風易俗“新文章” 新式集體婚禮辦出“新樣板”

執手共漫花枝下,不負韶華不負卿。5月22日下午,由中共文成縣委宣傳部、文成縣文明中心、共青團文成縣委員會和文成縣民政局主辦,溫州新聞網、中共玉壺鎮委、玉壺鎮人民政府承辦的“濃情五月·執手共漫”2019文成縣首屆新式集體婚禮在玉壺鎮中央港婚禮基地舉行。
婚禮現場,廣闊清新的大草坪代替了富麗堂皇的婚宴酒店,格調別致的咖啡吧臺替換了幾十桌的酒水宴席,溫馨文藝的花卉裝置取代了昂貴繁復的婚宴布景……一場簡約而不簡單,溫馨不失浪漫的新式集體婚禮在新人與現場親朋共唱《我和我的祖國》的歌曲聲中,緩緩拉開序幕。
據悉,今年的首屆新式集體婚禮是在去年文成首屆傳統集體婚禮的基礎上,結合文成得天獨厚的僑鄉文化和自然資源,利用文成“國際慢城”這張金名片,以“慢生活”“漫時光”為主題元素,打造提升的新式集體婚禮新樣板。
集體婚禮辦出“新創意”
共唱《我和我的祖國》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和羹之美,在于合異。文成海外華僑眾多,東西方文化交融,國際慢城的文化新韻更是讓此次的新式集體婚禮別具一格,富有特色。
記者發現,此次新式集體婚禮的形式讓人耳目一新,不僅有西式婚禮的浪漫元素,又融合了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F場分為“慢生活·漫時光”主題展區和婚禮儀式區,除了咖啡吧臺、花卉展示、樂隊表演、藝術繪畫等展現僑鄉異國情調的布置外,儀式環節中還特意安排了新人簽署婚事新辦倡議書、金婚老人送祝福、現場共唱《我和我的祖國》、共種愛情樹等“創意”環節。
據介紹,此次新式婚禮中設置這些“創意”環節,是策劃團隊前后耗時一個多月時間的精心之作。舉行此次集體婚禮,不僅僅是推進婚俗改革、倡導婚事新辦、弘揚文明新風,還融入了鄉賢文化、生態文明建設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活動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我們希望通過集體婚禮現場共唱《我和我的祖國》的形式向祖國獻禮,同時提升群眾的儀式感、參與感!
新人點贊新風尚
“革陳規除陋習”鄉風文明入人心
據悉,本次新式集體婚禮的舉辦得到了社會廣大群眾的積極響應和踴躍報名,通過網絡報名成功參加本次集體婚禮的新人共有9對。
新人有的在外地打拼、有的在銀行系統,有的從事醫療事業、有的在基層服務百姓。雖然有著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生活經歷,但是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選擇,都用集體婚禮的形式為自己的愛情留下獨特而浪漫的記憶,用實際行動助推婚俗改革、弘揚文明新風。
珊溪鎮新建文化禮堂總干事王蓮華是今天9對新人中的一位新娘,今天恰好是她的農歷生日,又是她和丈夫20周年的結婚紀念日。她向記者表示:“集體婚禮這種形式應該推行,我覺得大操大辦的婚禮太形式化,攀比的風氣太重,對經濟條件一般的人來說壓力太大。集體婚禮是很好的選擇,既節約又特別!
新郎葉茂淇和新娘林琪琪是現場最年輕的一對新人,兩人剛剛在5月12日訂婚,兩人原本是打算去國外舉辦婚禮,聽說縣里要舉辦首屆新式集體婚禮,兩人一合計就立刻報名參加了!暗谝淮螀⒓蛹w婚禮,我覺得整個過程都很有趣、很有意義,也特別符合現在提倡的文明新風尚!绷昼麋魍熘吕傻氖,臉上洋溢著幸福地笑容,一邊說一邊緩緩步入儀式現場。新娘陳麗琴表示,新人們婚事新辦的做法,既讓移風易俗成為新時尚又弘揚了僑鄉文化;既倡導了文明節儉,又宣傳了婚事簡辦的生活方式,值得夸贊!耙院笪乙矔蛭疑磉叺呐笥淹扑]集體婚禮這種結婚方式!标慃惽僬f道。
發揮品牌示范效應
婚俗改革呈現“文成模式”
婚喪嫁娶、起土上梁、喬遷升學……這些有著特定鄉村社會儀式的生活場景,體現了千百年來約定俗成的人文情懷。人情往來本是為了維系情感,一旦夾雜了太多功利和攀比心理,就使傳統習俗變成了陋俗,加重了百姓的經濟負擔。
近年來,文成縣全面鋪開移風易俗工作,以“婚事新辦”為突破口,全市首推“移風易俗”之星評選,實現村居“一約四會”全建立、移風易俗全納入兩個全覆蓋。
在婚事新辦上,“文成樣本”在全市推廣,截至今年文成縣共建設禮堂婚禮置辦點34個,草坪婚禮置辦點5個,為新人們提供一個簡約而不簡單的婚禮。據統計,截至目前文成縣已舉辦禮堂婚禮156場,草坪婚禮20場,“婚事新辦”的文明新風正逐步被大眾所接納。目前,移風易俗的新風,在文成越吹越強勁。據不完全統計,婚喪事簡辦節省資金近1億。
此外,文成縣還專設婚禮進禮堂、進草坪獎勵金,對禮堂和草坪婚禮置辦點進行獎勵,鼓勵各鄉鎮婚禮置辦點多辦、廣辦簡約婚禮。
文成還將充分發揮僑鄉優勢,深入踐行“兩山”理論,將旅游資源與婚戀文化相結合,規劃一批婚慶旅游線路,推出旅拍婚禮服務,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成模式”。
文成縣文明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首屆新式集體婚禮的成功舉辦,正是文成縣全面打響“傳統婚禮進禮堂,新式婚禮進僑鄉”婚事新辦改革之風落地的最好縮影。(通訊員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