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kdywy"></tr>

  • <tr id="kdywy"></tr>
  • <td id="kdywy"></td>
    <acronym id="kdywy"><strong id="kdywy"><address id="kdywy"></address></strong></acronym>
    <acronym id="kdywy"><label id="kdywy"></label></acronym>

    當前位置 : 浙江文明網 > 市縣動態 > 麗水 >

    松陽“小青松”廉潔宣講團走進革命老區“互動講”

    讓紅色基因成為發展的不竭動力

    發布時間:2021-12-06 10:32:00 來源: 浙江新聞客戶端 周松娣 孫麗雅 戴睿云

      12月3日上午,松陽縣西南部大山深處的紅色小山村——安民鄉安岱后村,因為一場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而熱情涌動。村里的丹鳳亭內,由松陽青年紀檢監察干部組成的“小青松”廉潔宣講團,與村干部、村民圍坐在一起,互動共學六中全會精神,重溫紅色歷史,凝聚發展力量。

      宣講一開始,“小青松”宣講員葉家寶重溫了小山村的歷史:1935年5月,劉英、粟裕率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來到安岱后,以此為據點,和當地的革命青年陳鳳生、陳丹山等人共同開辟了浙西南第一塊革命根據地,開啟了氣壯山河的斗爭歲月!笆艑昧腥珪ㄟ^的《決議》要求,‘賡續黨的紅色血脈,弘揚黨的優良傳統’。革命先輩在安岱后村留下的故事,和他們敢于斗爭的英雄氣概、忠貞不渝的理想信念,是我們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比~家寶說。

      “《決議》中的這句話,我聽到時就很激動。我的父親參加過革命戰爭,小時候我最喜歡聽他講當年跟著粟裕將軍干革命的故事……”1958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一干就是31年的老書記陳秉良回憶,1981年粟裕將軍回給他一封信,還寄給他一盒糖果,“粟裕將軍始終牽掛安岱后的百姓!边@些年,陳秉良經常和大家講起當年的故事,就是想要將紅色革命精神代代傳承下去。

      村干部陳可梧頻頻點頭。他的大伯陳鳳生當年視死如歸、英勇就義,是對“忠誠使命、求是挺進、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最好的詮釋。這幾年,隨著村里旅游發展,陳可梧自愿擔任起村里的講解員,把革命烈士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爸v好我們安岱后獨特的紅色歷史,是對紅色根脈的傳承和弘揚! “小青松”宣講員范偉建接話說。

      “作為一名安岱后村的黨員干部,更要守護好紅色根脈,更應講紀律、守規矩,經得起群眾的監督,對得起群眾的信任……”陳可梧的一席話,引來一陣掌聲。

      “傳承好紅色根脈,就是要扛起為民之責,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85后村黨支部書記陳斌說。近年來,安岱后村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和自然資源,發展紅色旅游,培育特色產業,打造紅色“聚寶盆”,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宣講現場,陳斌與干部群眾探討未來發展:要深挖紅色資源,統一規劃、打造小港流域“兩鄉兩鎮”的紅色資源和品牌,做大做強紅色旅游,把游客引過來、留下來……

      “《決議》指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必須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我們村發展前景廣闊,村干部激情滿滿!狈秱ソㄕf,今后,應該吸引更多優秀年輕人回鄉創業,傳承紅色基因,助力鄉村振興!坝腥藖,村里才熱鬧,革命的火種才不會滅!币慌缘86歲老人陳可睿興奮地說。

      不僅在松陽,慶元的廊橋上、臨安的車間里、景寧的直播間等都有紀檢監察干部宣講全會精神的身影。六中全會召開后,省紀委省監委組織開展“省紀委班子成員帶頭深入聯系地方單位講、百名市縣紀委書記深入基層一線講、千名鄉鎮紀委書記深入田間地頭講”“十百千”專題宣講活動;各級紀檢監察干部組成宣講團走進村社、企業等,開展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宣講,讓全會精神深入人心。

    標簽:編輯:龔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