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是每個青年人必須具備的高貴品質。國家倡導誠信,社會呼喚誠信,個人需要誠信。為著力推進誠信建設規范化、長效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承諾踐諾,營造誠實、守信、自律、互信的社會信用環境。
誠實守信青年當先
一、增強誠信意識,爭做誠實守信的倡導者。要牢固樹立誠信促發展的觀念,積極倡導誠實守信的社會風尚,廣泛提倡誠實守信的行為規范,踴躍參與各種誠信教育實踐活動,自覺抵制各種失信行為,主動舉報各種失信現象,共同塑造誠信青年的良好形象。
二、恪守誠信理念,爭做誠實守信的踐行者。要講誠信話,辦誠信事,做誠信人,在生活中做到誠信處事,反對惡意網絡欺詐、交通違法、虛假廣告、合同欺詐、制假售假等失信違法行為,在生活中做到真誠待人、守信踐諾,反對虛情假意、背信棄義。
三、弘揚誠信文化,爭做誠實守信的傳播者。要以高昂的熱情去傳播誠信理念,以有力的行動去弘揚誠信精神,愛護自己的信譽,珍惜自己的諾言,關心自己的信用記錄,以自己的誠信行為,帶動和影響我們身邊的每一位同志,以誠待人,以信立業,營造“守信者榮、失信者恥、無信者憂”的社會氛圍。
講誠信,做新時代好青年
考試誠信:
“分數誠可貴,人格價更高!闭\信,賦予了考試更多的意義。在考試過程中,應嚴守考試紀律,不投機取巧,不大意懈怠,不隨波逐流,堅持公平競爭原則,對作弊等亂紀行為說不。
學術誠信:
學術誠信就是在學術活動中堅持誠實、公平的基本行為準則。在學術活動中,獲取知識的同時,自由地表達思想,并分享見解和感受。學術誠信主要體現在作業、實踐報告、實驗室或研討會等方面,恰當引用和自由表達都是必不可少,不論是書面表達還是口頭表達,都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杜絕剽竊和抄襲等行為。
網絡誠信:
如今的互聯網幾乎覆蓋和滲透了青年人的學習、社會生活,因此必須規范網絡言行,提高自己的網絡誠信意識、誠信素養和網絡維權意愿,共同營造文明網絡環境。但要明白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需要自由和秩序,網絡誠信需要大家共同參與、共同踐行。
貸款誠信:
要警惕“校園貸”騙局,保持高度警惕,保護好自身財產安全,不輕易向陌生賬戶轉賬。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是避免深陷“校園貸”陷阱的基本前提,理性認識自己的消費能力,根據自身經濟條件制定消費計劃。還應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保管好自己的重要信息,不輕易向他人透露家庭住址、宿舍地址、父母聯系電話等信息。不可相信“天上掉餡餅”,要樹立誠信觀念,增強法律意識,及時履行貸款合同,保持良好的個人信用記錄。
防疫誠信:
誠實守信,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如實相告自己的出行信息并誠信提供真實有效的材料。疫情防控期間,希望大家堅定信心,保持平和心態,堅持以誠信為本,切實體現青年人的時代擔當。
了解這些,謹慎避“坑”
信用卡及時注銷:
持卡人申請的信用卡多數情況會收取年費,年費的欠費會導致罰息和滯納金,并且會寫入征信。當信用卡不用時,記得及時注銷。同時信用卡不宜過多,一般1-4張為宜,最重要的是及時還款,保持自己的好信用。
定期查征信:
信用的一個評價指標是征信,個人每年有兩次查詢征信的機會,建議一年查一次,實時掌握自己的征信情況,如果發現逾期,一定要及時還款。
第三方借貸平臺:
超前消費成為現今生活中屢見不鮮的現象,而常見的第三方借貸平臺,如花唄、借唄、微粒貸等,我們在使用時更應該注意,不要超前消費而給自己引來更大的麻煩,應理性消費,適度消費。
傳遞知信、用信正能量
面向青少年
面向高校學生
面向海島群眾
在此,倡導廣大青年在日常生活中,堅守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不斷提升全社會誠信水平,形成全社會誠實守信,重信守諾的良好風尚,是我們共同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