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kdywy"></tr>

  • <tr id="kdywy"></tr>
  • <td id="kdywy"></td>
    <acronym id="kdywy"><strong id="kdywy"><address id="kdywy"></address></strong></acronym>
    <acronym id="kdywy"><label id="kdywy"></label></acronym>

    當前位置 : 浙江文明網 > 市縣動態 > 麗水 >

    好人劉獻朝:義剪十年,溫暖從“頭”開始

    發布時間:2022-07-11 17:22:59 來源: 麗水日報 記者 徐子涵 通訊員 葉步芳 楊益達

      一把剪刀、一把推子、一把椅子、一張圍布,在這個臨時理發店中他用嫻熟的動作理出了鄉村老人們的“精氣神”,也用無私關愛溫暖了父老鄉親。

      他就是鄉親們眼中的“最美理發師”劉獻朝,自2013年開始為家鄉老人義務理發,數年如一日,風雨無阻。

       貼心服務留守老人

      “老爺子,您想剪個什么發型?”只見劉獻朝動作嫻熟,一邊有條不紊地為老人們理發,一邊不時地詢問老人對發型的特殊要求,平頭、板寸、剪劉!鶕先说男枨笫炀毜夭僮髦。

      這樣的畫面每個月15號都會在松陽縣裕溪鄉小槎村免費理發點內上演,因為這一天是劉獻朝的“愛心義剪服務日”。

      雖說是義務理發,但服務質量卻一點也不打折扣。劉獻朝會按照老人的具體需求進行修剪,每一剪都剪得仔細認真,原本凌亂的頭發在劉獻朝手中變得干凈利落、整整齊齊。

      不一會兒,清爽簡練的發型呈現在老人眼前。理完發后,劉獻朝細心地攙扶老人起來,為老人清理身上的碎發。

      老人看著鏡中自己精神煥發的模樣,一個勁地夸贊他手藝精,服務好。

      劉獻朝為家鄉老人義務剪發的想法源自2013年的一次回鄉之行。

      少年時光劉獻朝是在老家裕溪鄉小槎村度過的。由于平時忙于工作,長大后的劉獻朝鮮少回老家。

      那次回鄉,劉獻朝見到了許多熟悉的面孔。劉叔、石阿姨、張嬸……上小學時因為父母要外出打理生意,就把劉獻朝留在老家和爺爺奶奶一塊生活,村民們對劉獻朝照顧有加,都打心眼里疼愛這個孩子。

      “這孩子打小就很不錯,做人忠厚老實,做事干凈利索!碧崞饎I朝,村民石美群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在最需要爸爸媽媽陪伴的年紀,村里的叔叔阿姨們用另一種方式陪伴呵護劉獻朝成長。

      歲月無情,時光在他們的臉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痕,昔日的叔叔阿姨變成了如今的爺爺奶奶,他們的鬢角白了,頭發也因許久沒有打理而更顯蒼老。

      看著老人家滄桑的面龐,劉獻朝心里十分不是滋味。為了能夠回饋幼時小槎村村民對自己的照顧和幫助之情,他決定在每月抽出一天,回鄉為老人們打理頭發。

      這個想法得到了妻子楊霞的大力支持!八麨槿藢嵲,懂得感恩,我覺得是很好的事情!迸紶栍锌,楊霞也會陪著丈夫一起回鄉。

      從此,每月的15號在劉獻朝心中成了一個特殊的日子。臨近這天,劉獻朝總會提前備好梳子、吹風機、剪刀等工具,清洗、消毒后裝入工具箱,然后關掉位于麗水市區的理發店,一大早驅車40多公里回鄉為老人理發。

      寒來暑往,春去秋來,這一剪便是近10個春秋。

      這一天,無論寒暑陰晴,他都會堅持為有需求的老人服務,不落下一個人。有腿腳不便的老弱村民,劉獻朝更是體貼入微地上門服務,理發結束后主動幫他們把房前屋后打掃清理干凈再離去。

      一天忙活下來,大約要服務20多位老人,累得腰酸腿漲是家常便飯。等回到市區家中時,早已華燈初上。

       技藝精湛有口皆碑

      公益理發時的劉獻朝愛心滿滿,在生活中對待工作他同樣兢兢業業。

      “稍等,您先坐會!眲I朝一邊為顧客理發,一邊招呼新進來的顧客。隨著推子、剪子的上下翻飛,坐在鏡子前理發的“油膩大叔”秒變帥氣小伙。

      “小伙子手藝挺不錯,理完發整個人清爽了許多!”剛理完發的大叔顯然對新發型很滿意。

      初次見到劉獻朝的人往往容易誤判他的年紀,實際上1982年出生的劉獻朝從事美容美發行業已有20多個年頭,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師傅”。

      1998年,初學理發技藝的劉獻朝奔赴北京打拼,在那里結識了同樣在為夢想奮斗的麗水姑娘楊霞。在陌生的城市里,兩顆心相互溫暖,慢慢交織。

      2008年,已經結為夫婦的二人告別北京,回到麗水開起了屬于自己的理發店。

      10多年悉心經營,劉獻朝憑借精湛的技藝獲得了顧客的信任,也收獲了良好口碑。

      一旁等待的葉女士就是店里的老顧客!懊看巫o發保養我都會來找他!比~女士對記者說。事實上,葉女士家住市區白云山腳,到劉獻朝的理發店需要穿越半座城市。

      正說話間,店里又來了兩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見老板正在忙碌,招呼一聲后便坐到了一旁的沙發上靜靜等待。其中一位同學名叫劉煜,自初中開始便隨父親在劉獻朝的店中理發。適逢暑期同學找他相聚,遂一同前來理發!八裉爝^來找我玩,說想剪個頭發,我就給帶過來了!眲㈧现噶酥竿瑢W道。

      2009年2月2日,于劉獻朝而言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這一天,在鮮艷的黨旗下劉獻朝莊嚴宣誓,正式成了一名共產黨員!澳鞘俏易铍y忘的記憶,心情非常激動!被叵肫鹑朦h宣誓的那一刻,劉獻朝記憶猶新!岸嗔艘粋身份,也意味著多了一份責任和擔當!

       孝老愛親德耀家鄉

      奉獻或許來源于傳承,劉獻朝的爺爺也是一名老黨員,曾是村里的老支書。爺爺一生濃厚的黨員情懷影響并鼓勵著他敢于擔當,勇于奉獻。

      劉獻朝無私奉獻的服務精神與默默關愛老人的舉動溫暖著整個村莊。2016年,他獲評“裕溪鄉優秀共產黨員”,被鄉民們親切地稱為“最美理發師”。

      2022年1月,劉獻朝榮登“浙江好人榜”,這份關愛和奉獻精神收獲了更多的關注和贊譽。

      免費理發公益活動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卻實實在在地滿足了老人的需求。

      一般理發店一次理發費用要20元左右,且大多不愿為失能老人上門服務。對需要理發的困難老人來說,出行不便,經濟負擔也較重。而劉獻朝的義務理發,切切實實解決了不少老年人的‘頭等問題’。

      “我在他這理了五六年發,都沒要錢!毙¢洞宕迕駝⒏钦f起劉獻朝的義務理發,直豎拇指。

      每到服務日,設在村委會的免費理發服務點總是熱鬧非凡。知道他要來的老人們都會提前在村委會的院子中整齊地排好隊。劉獻朝則面帶微笑,為老人們小心翼翼地理發。

      義剪近10年,劉獻朝累計服務了2000多人次。除固定服務日外,在中秋,重陽等傳統節假日,他亦會回鄉,在一解鄉愁的同時不忘服務村民。

      有些老人在家里的洗發水用完后舍不得買新的,就用一塊洗衣皂湊合著?吹竭@一幕的劉獻朝心里仿佛被什么觸動了一下,很不是滋味。

      等到下次再來,跟隨劉獻朝的除了理發箱,還有滿滿一后備箱的洗發水、洗衣粉等生活日用品,他將這些自費購買的物品一一分發給村里的老人,“價值雖不高,但愛心無價”。

      老人們在理完發之后,甚至還會互相“比美”,如同小孩一般笑得很開心。

      看著老人臉上洋溢的笑臉,劉獻朝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說:“我會繼續在公益之路上堅定地走下去,盡自己所能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標簽:編輯:龔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