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kdywy"></tr>

  • <tr id="kdywy"></tr>
  • <td id="kdywy"></td>
    <acronym id="kdywy"><strong id="kdywy"><address id="kdywy"></address></strong></acronym>
    <acronym id="kdywy"><label id="kdywy"></label></acronym>

    當前位置 : 浙江文明網 > 市縣動態 > 紹興 >

    118家!諸暨愛心食堂讓5000多位老人吃上熱乎飯

    發布時間:2022-08-09 16:10:00 來源: 紹興日報 記者 周夢琪

      一個月來,每天中午10點半左右,諸暨市東白湖鎮上英村90歲的孫雅琴都會搬個小板凳,安靜地坐在家門口等著村婦女主任陳美的“愛心便當”。

      今年2月,老人的兒子因病去世,兒媳前不久又去城里照顧孫子,老人吃飯成了問題。還好,一個月前開業的愛心食堂讓老人吃上了熱乎飯。

      老人家有點不認人,但她用行動表達感謝,對送餐過來的陳美說:“我每天把盤子洗干凈給你送回食堂!

      在諸暨,有118家這樣的愛心食堂,為5000多位像孫雅琴這樣的老人烹飪著“幸福味道”。

      一口熱乎飯

      上英村距離諸暨市區約40公里。今年上半年,村黨總支書記趙堅均做了一項調查,村里大部分老人的子女都住在城里。大多數老人生活過得很節儉,舍不得倒掉剩菜剩飯。

      在趙堅均推動下,上英村開始籌建愛心食堂,“一定要讓他們能天天吃上熱乎飯”。

      聽說村里要建愛心食堂,十多位村民報名爭當廚師,自發做了值班表。沒有一個人要工資,所有人都說自己是志愿者。

      “他們何止是幫忙,還把家里的食材都搬來了!痹谇捌谇妩c廚房物資的時候,趙堅均每天都能在食堂發現多出來的物資,藕粉、紅棗、白糖、八角、茴香……有時候,食堂還沒開門,門口就放了不少新鮮蔬菜。

      開業前一天,好幾位老人特意去自家地里摘來了最新鮮的西葫蘆、韭菜等。有一位失聰的村民,得知食堂缺志愿者,在路上“截住”了趙堅均,比劃了半天,還把手指向愛心食堂,趙堅均這才明白,她想幫忙提供志愿服務。

      食堂開業后,趙堅均時常開車到40公里外的城里農貿市場購買新鮮又實惠的食材,“錢是大家捐的,能省一點是一點”。在食堂的賬簿上,每一筆款項都列得清清楚楚。一個月來,食堂共收到普通村民的愛心捐款5萬元和價值2萬多元的食材、物資。

      70歲以上的老人5元/餐,80歲以上的老人4元/餐,90歲以上的老人以及有助餐需求的低保、低邊、殘障、困境人群3元/餐。這場愛心守護,讓全村400多位60歲以上老人笑開了顏。

      一場接力賽

      紅燒鴨、豆腐咸菜絲瓜、洋蔥土豆片……原本沒胃口的周桂英老人看到這些家常小菜,立時來了胃口,笑呵呵坐到了自己常坐的位子上。

      在諸暨市五泄鎮十四都村,87歲的周桂英最近天天到村里的愛心食堂吃飯。

      飯吃到一半,她突然想起什么,掏出了愛心飯票,悄悄告訴記者:“我兒子是開飯店的,我知道這個菜啊,真的是跟送給我們吃差不多!痹瓉,周桂英的兒子經營著一家農莊,白天很忙,沒時間照顧她,“現在好了,食堂吃一餐,下午還能跟他們去老年活動室聊聊天,多愜意”。

      十四都村愛心食堂每天有近70位老人就餐。撐起愛心食堂的是村里的85位黨員,他們自發組團,3人一組,一天一班,輪流來食堂幫忙。周生江就是其中之一,他已搬到城里居住,但每次輪到他時,都會坐一個小時公交車趕回村里,幫忙打飯維持秩序,“我覺得特別有意義。我們要把這場愛心接力一直堅持下去”。

      說起愛心食堂,不能不提位于諸暨市暨陽街道的侶東村。2021年5月,侶東村辦起了諸暨市第一家愛心食堂,還成立送餐志愿隊,為村內80歲以上或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務。

      一年過去了,如今,這場愛心接力已遍及諸暨市各鎮街。通過“個人出一點、政府補一點、基金捐一點、志愿幫一點”的籌資模式,諸暨全市已涌現118家愛心食堂,惠及5000多位老人。每家愛心食堂都組建了“愛心廚師”“愛心幫工”“愛心送餐”隊伍,累計招募志愿者2700多人,其中老年志愿者860多人。

      “我們真正是老有所依了,飯菜又軟又新鮮,比自家做的還好吃!92歲的楓橋鎮新東塢村村民陳慶周和老伴高興地說。

      一張金名片

      從1家到118家,從一個村到全城鋪開,這些數字背后,折射的是一場公益“愛心大合唱”。

      陶朱街道40余家企業、商家、社會組織、共建單位成立“愛心聯盟”,開展錢物、服務等多形式結對資助;浬浦鎮的浙江禾兮中藥材股份有限公司為全市61家愛心食堂每家贈送500斤優質大米……數據顯示,該市愛心食堂累計收到的捐款捐物價值超1200萬元。

      周海龍是諸暨市安華鎮新一村黨總支書記,村里的愛心食堂即將開業,他經常開著車去農貿市場、超市購置設備、食材。一筆筆開支都要公開,接受村民監督,來不得半點馬虎。平時買東西不怎么討價還價的他,因為愛心食堂也變得精明起來。

      為打造新時代“諸有頤養”金名片,諸暨市要求各村在建設愛心食堂時,同時建立“三方監督機制”,在有專人統籌、專班議事、專員監督的同時,不斷建立完備的財務制度,對每家食堂做好收支賬、捐贈賬、志愿賬“三本賬”。

      小食堂點亮大民生。今年年初,諸暨市成立28支“愛心食堂·共享五!敝驹笀F隊,匯聚市、鎮、村三級志愿力量,為愛心食堂提供各類服務。如諸暨市衛健局志愿隊為老人們提供兩月一次的健康服務,諸暨市攝影家協會志愿隊為老人們免費拍攝個人照、金婚照等。

      “要按照‘食堂+’的理念,將愛心食堂打造成‘一站式養老綜合體’,在解決吃飯問題的基礎上,同時滿足老年人就醫、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痹诓痪们暗闹T暨市愛心食堂推進會上,諸暨市委宣傳部提出,要把愛心食堂打造成為精神文明高地的標志性成果,從而實現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共同富裕。

    標簽:編輯:龔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