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鄉過中秋也做月餅,我們還要對山歌、做糯米粑……”日前,慈溪市長河鎮滄田村文化禮堂里歡聲笑語不斷。來自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李莉榮正和滄田片區四村的志愿者們一起,制作手工月餅。中秋到來之際,當地市民和少數民族群眾一起過節。大家還把愛心月餅贈送給困境兒童、失獨家庭、困難職工等群體,并在鎮戶外勞動者驛站發放給環衛工人。
做愛心月餅
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自古以來就寄托著濃濃的鄉愁,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意味。依托農村文化禮堂、鄉村復興少年宮等陣地,今年,寧波慈溪不少地方都舉辦了“我們的節日?中秋”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做月餅、誦古詩、游園會……傳統節日的文化記憶,在一個個充滿儀式感的細節中傳承。
9月6日晚,在慈溪市恒海怡荷園內,一場頗具傳統特色的中秋游園會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與。皮影戲觀賞區,“嫦娥奔月”故事里的人物依次出場;幕布后,表演者邊講故事邊調動各種道具。表演結束后,志愿者們還手把手教小朋友們操作皮影進行表演!捌び皯蚴敲耖g傳統藝術,很有魅力。我們想借游園會的契機,把皮影戲和當下流行趨勢結合,讓更多人認識它!毙缕宙偳嗄曛驹刚哧惪f。
皮影戲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佳節來臨之際,橋頭鎮毛三斢村的孩子們在鄉村復興少年宮誦讀起蘇東坡的名篇《水調歌頭》。大家在老師的帶領下,誦古詩、做月餅,了解中秋這個傳統節日的發展歷史。
做花燈
中秋不僅是家喻戶曉的團圓日,也是傳統意義上的豐收節。在紅菱之鄉慈溪勝山鎮,當地人把紅菱融入月餅餅皮進行烤制,制作的月餅別有風味。先剝紅菱,再磨成泥做成餅皮,把餡料放入月餅皮中包裹起來。制作好紅菱月餅后,孩子們又將其裝入盒子里,送給戶外勞動者。而在掌起鎮鶴鳳村,800余位老人收到了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送來的禮包。其中,桃膠銀耳湯由該村志愿者熬煮。
煮桃膠糖水
“掌起是遠近聞名的‘桃鄉’。除了美味可口的水蜜桃,還出產優質桃膠!敝驹刚哧悂嗈苯榻B。鄉土特產的美味與敬老愛老的德行相融合,讓今年的中秋顯得格外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