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kdywy"></tr>

  • <tr id="kdywy"></tr>
  • <td id="kdywy"></td>
    <acronym id="kdywy"><strong id="kdywy"><address id="kdywy"></address></strong></acronym>
    <acronym id="kdywy"><label id="kdywy"></label></acronym>

    2023年一季度擬推薦中國好人候選人公示

    發布時間:2023-02-20 15:02:00 來源: 浙江文明網

      根據“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相關要求,經基層推薦和專家綜合評審,現將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浙江省候選人予以公示。如有異議,可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于2月26日之前向省文明辦反映。公示時間:2月20日至2月26日,聯系電話:0571-87051454 ,電子郵箱:ZJGMDD@163.com。

      王坤森,男,1932年8月生,中共黨員,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潮鳴街道小天竺社區居民。2012年7月至今,王坤森靠每晚深夜撿拾廢品幫助了多名孩子圓了大學夢,并成立安心助學基金,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愛心爺爺”。因其拾荒助學義舉屢次登上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各大全國、省、市級媒體頭條,先后獲評“浙江好人”、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杭州市“最美志愿者”等榮譽。

      汪三涵,男,1970年10月出生,52周歲,中共黨員,籍貫浙江寧波,現住浙江省寧波市,現任寧波海事局海巡執法支隊一級主任科員、浙江海事旗艦船“海巡22”船長。自1991年12月參加工作以來,汪三涵一直工作在海巡艇上,6000多個值守的日夜,8萬多海里的巡航里程,15000多小時的巡航時間,他帶領“海巡22”執行寧波-舟山港核心區域24小時定點值守,服務國家自貿區建設、防范沿海水域商漁船碰撞、內河船集中整治等專項活動,參加救助行動200余起,救助遇險人員600余人,用實際行動守護著世界第一大港東大門的安全。事跡被中國交通報、中國水運報、寧波晚報等媒體報道,先后榮獲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文明單位職工標兵、“感動交通十大年度人物”、交通運輸部系統“優秀共產黨員”、浙江省勞動模范、寧波好人等榮譽稱號。

      孫蘭香,女,1951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籍貫浙江鹿城,溫州紅日亭負責人。夏燒伏茶四季施粥,溫州紅日亭“營業”50年來從未間斷,孫蘭香瘦弱的身影,從2010年至今,365天常年雷打不動的義工服務,她從未缺席。因為熱愛,高強度的服務她從不覺得“累”,早4時到晚6時每天14小時義工服務時長,從買菜煮粥到端茶洗碗,紅日亭里的每一件事,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因為踏實、靠譜,她很快被大家推舉為紅日亭的負責人。她“一板一眼”的管理風格,讓紅日亭志愿團隊逐漸擴大,人數從5人增至100余人。這是一支充滿活力的“銀發”志愿服務隊,她帶領團隊除燒茶施粥外,還根據四季節氣和傳統習俗向路人無償供應芥菜飯、清明餅、端午粽、月餅等;專門為孤寡老人、流浪者、清潔工等提供愛心餐飲;為疫情一線人員送免費餐點;赴各地開展扶貧幫困、幫老助殘等義工服務共500余場,惠及人數20萬余人,捐助善款100余萬元。隨著輻射范圍和影響力日益擴大,紅日亭被中宣部授予“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被中央文明辦譽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面旗幟”。以孫蘭香真實事跡創作的電影《紅日亭》入選為央視“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主題影片。曾獲全國最美志愿者、浙江好人、溫州市道德模范等榮譽。

      曹加齊,男,1973年6月出生,49歲,群眾,籍貫浙江省德清縣,現居德清縣舞陽街道,德清縣舞陽街道上柏村村民。曹加齊視力四級殘疾,母親年邁又患有帕金森病,又是肢體二級殘疾人,生活不能自理。28年來,曹加齊靠擺攤賣燒餅的收入,省吃儉用給母親治病。為了隨時照料母親,他每天背著母親一起出攤。為了方便半夜隨時起床照顧母親上廁所、喝水、擦口水,他一直和母親睡一個房間。他篤信“百善孝為先”,照顧母親是他的頭等大事,年近50歲的他依然孑然一身,但是樂觀的他依然懷著一顆追求愛和幸福的心。他的事跡被中國新聞網、杭州日報等媒體報道。曾獲得“浙江好人”“湖州好人”等榮譽。

      宋柳豐,男,1986年12月出生,36歲,中共黨員,籍貫浙江嘉善,現住嘉善縣藍天家園,嘉善縣公安局案審大隊大隊長。2008年參加公安工作來,他始終沖鋒在刑偵第一線,抓獲嫌疑人900余人,偵破了20年命案積案等重特大案件。2020年腎臟惡性腫瘤術后僅三個月就主動返崗,積極投入未成年犯罪預防工作,與8名未成年人結對幫扶,用實際行動感化了一批誤入歧途的未成年人,成為他們的“警察爸爸”。他立足案審職責,以“案不漏人、人不漏罪”為目標,最大限度深挖余罪,因證據不足不捕數和不起訴數同比分別下降25%和36%,刑事執法呈現出“規范、提質、增效”良好態勢。曾榮立個人一等功、二等功,獲評為全省優秀人民警察、“浙江好人”等榮譽。

      邱國慶,男,1970年12月生,中共黨員,籍貫浙江紹興,紹興市柯橋區夏履鎮中心小學副校長、湖塘街道賓舍村駐村指導員。2018年10月,邱國慶被派駐到區重點幫扶村賓舍村擔任第一書記,在駐村的1200多個日日夜夜里,他記了整整26本民情日記。在他的日記扉頁上寫著:“上級把這樣的賓舍交給我,我將把怎樣的賓舍還給她!边@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承諾。為兌現承諾,他充分發揮教師特長,找到村莊治理的病灶,組建村內16支不同領域的志愿隊伍,緊抓村內環境大整治,出謀劃策調解糾紛,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他聯合鄉賢隊伍,幫困助學,慰問孤寡,造橋裝路燈,把溫暖送給村里最需要的人。2021年7月20日其個人感言《發動起群眾的主體力量》在人民日報發表。榮獲浙江省突出貢獻農村工作指導員、浙江好人、紹興市優秀共產黨員、紹興好人、柯橋區突出貢獻駐村指導員等榮譽。

      危田長,男,1995年7月出生,群眾,籍貫江西鷹潭,永康市外賣員。2022年8月15日晚上22點左右,跑了一天外賣的危田長坐在永康市三眼井橋附近休息時突然聽到有人呼救,他趕緊跑到河邊一看,只見一名十來歲的小男孩在河中掙扎,附近無人下水施救。危急時刻危田長挺身而出,他脫掉鞋直接從三米多高的岸邊縱身一躍跳了下去。跳下河后危田長才發現河水很深,水位已經沒過自己頭頂,他奮力游向小男孩,將他托出水面讓其可以正常呼吸,隨后拖著小孩向岸邊游,在岸邊眾人的聯手幫助下,他和小男孩成功上岸。被救孩子的母親不斷向危田長道謝,當晚就給他轉了4000元的紅包。但危田長堅持拒絕。8月17日,永康市認定危田長為見義勇為積極分子并授予2000元見義勇為慰問金。8月18日,危田長參加唐先鎮愛心葡萄認養活動,他將2000元見義勇為慰問金悉數交給了殘疾農戶。其救人事跡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美麗浙江等主流媒體宣傳報道,受到網民廣泛贊譽,有網友評價:對外賣小哥這個神秘組織越來越敬佩了!危田長說:“當時救人的迫切心情已經壓過心里的恐懼,雖然緊張害怕,但我仍義無反顧”。2022年,危田長光榮獲“浙江好人”“金華好人”榮譽稱號。

      葉蘭花,女,1966年5月生,中共黨員,籍貫浙江衢州,現任衢州市柯城區荷花街道興華社區“蘭花熱線工作室”主任,柯城區荷花街道鄉賢聯誼會會長。作為街道一名基層調解員,葉蘭花這些年走遍了轄區每個角落,在群眾的心里,她是名副其實的“老娘舅”。2010年3月,荷花街道成立了以葉蘭花名字命名的熱線工作室,如今13年過去,轄區居民早已養成了遇上問題向“蘭花熱線”求助的習慣。葉蘭花先后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調解能手、全國婦女創先爭優先進人物、浙江省道德模范、浙江省首屆社區領軍人才、感動浙江驕傲人物——2011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提名、浙江省五一勞動獎章、“浙江好人”、浙江慈善獎、衢州市優秀共產黨員、道德模范、最美衢州人等榮譽。蘭花熱線的工作做法在柯城區各個鄉鎮推廣,成為當地的一個調解品牌,并在全國“楓橋經驗”50周年大會上作經驗交流。

      王蘇成,女,中共黨員,1965年7月出生,現任舟山市普陀區蝦峙鎮晨港村雙山衛生室負責人。1987年,王蘇成從衛校畢業后回到家鄉舟山市普陀區蝦峙鎮雙山島上擔任鄉村醫生。雙山是一座面積僅有0.72平方公里、距離舟山本島9海里、基礎設施落后、交通不便的偏遠懸水小島,從本島坐航船1個半小時到蝦峙島,再轉渡船約15分鐘才能到達,天氣惡劣時,船只停運,每個月最多只有20天有船。如今島上的年輕人都遷往城市,原本上千人的島僅剩58位大多75歲以上老人。但當時年僅22歲的王蘇成卻選擇留下來,這一留整整35年。35年來,王蘇成幾次放棄調往本島衛生院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白天背著10公斤重的藥箱走村入戶,夜晚反復核對診療記錄,把幾百個“病例”存進腦海,準確地為每位留守老人對癥治療。去年年底,隨著新冠疫情的放開,王蘇成多方籌備藥品,堅持每天上門逐一問診,先后協調船只和醫院,救治了多名因感染新冠而誘發基礎病的危重病人,使雙山島無一名老人因感染新冠而離世。35年來,王蘇成堅守在最基層最偏遠海島醫療崗位上,累積上門行醫超過4萬小時、行程2.9萬余公里、救治600余名患者,將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奉獻給了小島健康衛生事業,哪怕僅剩58位留守老人,依然不離不棄地守護著,履行著“小島老人健康一個不能少”的諾言。曾獲“浙江好人”舟山市道德模范等榮譽。

      沈青山,男,1948年3月出生,76歲,中共黨員,籍貫浙江仙居,現居仙居縣安洲街道,仙居縣林業局退休干部。從風華正茂到滿頭銀絲,作為仙居縣第一個水果專業技術干部,沈青山45年如一日,一直從事水果生產技術推廣工作。他退而不休,常年奔走在仙居的山間和果園,給果樹“把脈問診”,替果農出謀劃策,先后完成22項課題研究,率先提出楊梅氣調冷鏈貯藏保鮮、梯度栽培等創新技術,為仙居“中國楊梅之鄉”的發展及果農的增收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果農們親切地稱呼為“楊梅司令”。其事跡被《光明日報》、人民網、網易新聞、《浙江日報》等媒體報道,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浙江省勞動模范、浙江省新農村建設帶頭人“金牛獎”、“浙江好人”、臺州市道德模范等榮譽。

      方華芬,女,1963年5月出生,60歲,中共黨員,籍貫浙江省臨海市,現居臨海市古城街道,臨海市古城街道鹿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方華芬從2011年起擔任鹿城社區書記,在社區兢兢業業做了8年。因放不下社區里的5000位老人,她退而不休,以志愿者的身份繼續留任,用心用情守護著最美“夕陽紅”。為了讓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為,她四處奔走、牽線搭橋,為社區建起了集餐飲、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短期托養等居家養老服務于一體的“溫暖之家”,成立了“夕陽紅守護隊”“夕陽紅調解團”“夕陽紅藝術團”“鹿為媒紅娘團”等29個社會組織。曾獲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浙江好人”、浙江省最美公務員、浙江省擔當作為好支書等榮譽,其事跡被新華網、澎湃新聞、《浙江日報》、浙江新聞等媒體報道。

      金亦軍,男,1972年7月出生,群眾,籍貫浙江云和,云和縣浮云街道云章村村民。金亦軍因一次意外導致肢體殘疾,無法從事重體力活,2016年起在云和縣經營一家中國福利彩票店。6年來,他堅持用心服務、誠信經營,越來越多的客人變成他的“鐵桿粉絲”,許多老彩民都喜歡把彩票托付給金亦軍保管,長年讓他幫忙投號。2022年7月28日晚,金亦軍得知云和縣有人中了500萬的彩票大獎,一查正是他當天早上幫某位老顧客購買的號碼。福利彩票不記名、不掛失,但凡金亦軍有一點私心,就完全可以把中獎彩票據為己有,但他沒有絲毫猶豫,選擇第一時間打電話把喜訊告知中獎的客戶,并及時歸還彩票。金亦軍用實際行動詮釋福彩人誠信經營的美好品德,得到人民群眾的高度贊賞。曾獲“浙江好人”“麗水好人”等榮譽。

    標簽:編輯:龔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