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兩個女兒凈身出戶,悉心照顧天生聽力障礙的小女兒,從不幸的婚姻中掙脫,機緣巧合走上了社區志愿者崗位,沒想到這一堅持就是整整五年。
她叫李小紅,是高新區梅墟街道梅沁社區的一位優秀志愿者。細心、溫柔、積極、友善是大家對她的普遍印象,大家都親昵地稱呼她“小紅姐”。
成為志愿者后,她重拾生活的勇氣
皮膚黝黑,雙眼明亮,常身著休閑裝,拎個帆布袋,奔波在社區各個角落,碰到附近的居民,她總是淺笑著打個招呼。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樂觀愛笑的她,曾經也有過一段艱辛的經歷!拔业睦霞以诤钡囊粋山村中,姐妹好幾個。18歲來寧波打工,認識前夫后,要照顧病重的公婆,照顧兩個女兒,做了十多年的家庭主婦!
2012年,聽力障礙的小女兒出生,李小紅放棄了個人時間,全身心服務于家人。家務瑣事連軸轉,卻換來了夫家的嫌,夫妻感情出現問題。多年的全職生活,也讓她技能缺乏,沒有積蓄。偌大的城市中,她認識的朋友屈指可數,身邊缺乏支持的力量,逐漸走入困境。
偶然的一天,她得知社區缺少垃圾分類協管員,這個崗位有微薄的補貼。
“反正也是閑著,做社區服務我也有時間照顧家里!彼貞浀,樸實的笑容里透露著誠懇。
就這樣,李小紅參與到社區志愿服務中,雷打不動、風雨無阻,一堅持就是五年。
“她現在就像社區的當家人,對桶邊督導的點位、物業管家等都如數家珍!鄙鐓^資歷最老的工作人員提起李小紅笑容滿面。
在他人的支持下,李小紅越來越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熟悉的居民打招呼,在志愿者隊伍間交流信息,幫助有需求但難于開口的居民建立和社區的聯結,積累了豐富的基層服務經驗。
與此同時,在積攢了無數次的失望后,李小紅勇敢邁出了離婚這一步,帶著兩個女兒凈身出戶,靠自己經營起一個溫馨的家。
李小紅還把小女兒帶出家門,一同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去年暑假,通過參加挖掘“寶藏”煙頭,“煙頭換雞蛋”等活動,小女兒結識了不少小伙伴,人也更加樂觀了。
真情奉獻,她的堅持結出碩果
五年來,對于志愿服務,是如何堅持下來的?李小紅說,一半是出于方便照顧女兒的考慮,一半是推己及人,希望幫助身邊更多像她一樣需要支持的人。
李小紅幾乎加入了梅沁社區志愿者聯盟中所有的志愿者隊伍:助老服務隊、垃圾分類宣傳隊、巾幗志愿隊、平安巡邏隊、陽光22黨群志愿服務超市……如今,李小紅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過5000小時,是志愿者聯盟的中流砥柱,編織了社區和居民之間一個又一個的聯系網。
現在,47歲的李小紅,不再向外尋求安穩,而是篤定內心,揮別過去,獨立前行。在得知社區開設家庭照顧技能培訓班時,她第一個報名參加,安安靜靜地坐在角落,捧著書溫習照顧老人的生活照護、心理照護、醫療護理等知識,將照料護理當做未來家庭穩定后的求職方向。作為“助人自助”理念的受益者,也作為傳遞者,她正以自己的力量影響著更多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