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區各鎮(街道)紅十字志愿者開展學雷鋒主題系列活動。
募集社會捐贈款物538.66萬元,應急救護持證培訓7108名,普及救護知識45082人次,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2例、遺體捐獻1例……去年,路橋區紅十字會系統凝聚發展共識,匯聚磅礴力量,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近年來,路橋區紅十字會秉持“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扎實推進人道救助、應急救護、應急救援,發揮自身優勢,動員社會各界人道力量,整合資源、凝聚合力,努力推動新時代紅十字事業高質量發展。
路橋區紅十字會獲得全省紅十字系統“十三五”先進集體,路橋區紅十字醫院(路橋區第二人民醫院醫療服務共同體)、路橋區中醫院醫療服務共同體獲得“全國紅十字模范單位”,多項工作走在省市前列。
數字賦能,推動紅十字工作科學發展
“全區公共場所的‘救命神器’AED增加到了76臺,手機一鍵導航,讓更多的人能把心臟驟停救治的‘黃金四分鐘’把握在手里!苯,路橋市民陳潔發現浙里辦上可以實現“一鍵呼救”“導航”等功能。
去年以來,路橋區紅十字會搶抓數字化改革新機遇,以先行先試理念,打造“救在浙里”——博愛臺州人道傳播數字應用場景,著力構建數智化工作體系,賦能紅十字事業發展創新驅動力。
“救在浙里”,突出一個“救”字。
“我們建設了培訓、急救、加入志愿、愛心捐贈、證照查詢等呈現菜單式五大應用場景,將志愿者、志愿服務隊、志愿服務項目等資源充分對接,暢通志愿服務訴求渠道,精準識別群眾實際需求,超市化提供服務選項,構建數智化工作體系,實現紅十字工作與服務群眾高效率、零距離!甭窐騾^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胡琳萍介紹。
有了數字化改革提質增效,紅十字數字化服務更加普惠均等。比如在急救場景中設置AED使用方法、健康(AED)導航、家庭急救小超市、救護物資抗災備災物資云倉庫等,讓群眾及時獲取身邊最近的AED地理位置、醫療機構地理位置,找到相應的急救措施,實現部門多跨抗災救災物資調配,以此提升全社會的應急自救互救能力。
“線上+線下”的工作模式,不僅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也有效破解了志愿服務信息不對稱、人道傳播途徑不廣、急救知識培訓方式單一等問題。比如,困難群體與愛心團隊(個人)可以精準對接,實現捐贈款物實時到賬、即時公開、隨時查詢、捐贈證書生成一體化操作,既拓寬了籌資渠道,又提供了公開、透明、高效的捐贈體驗。
該應用自上架浙里辦以來,應用點擊率、好評率均居前列。
壯大力量,助力應急救護體系建設
如果身邊有人發生疾病倒下去,在急救車到來前,你要怎么做?
2月6日下午,新學期開學第一天,路橋區紅十字會進路橋小學為學校全體教職工進行“心肺復蘇(CPR+AED)”培訓,師生“沉浸式”體驗急救流程,現場的學習氛圍積極又熱烈。
路橋區AED增至76臺。
近年來,路橋區紅十字會始終堅持“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宗旨,積極推進應急救護培訓工作“提質、擴面、精準、有效”,努力實現紅十字“救”在身邊。目前,共有3635名教職工取得救護員證,為路橋區應急救護培訓工作增添了一份力量保障。
同時,路橋區紅十字會在全區健全基層組織陣地,織密應急救護網。在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所設立應急救護體驗點11個;建立應急救護培訓基地1個;在115家“紅色驛站”中設置“一站一救護”;在機場、客運站、行政服務中心、圖書館、商城、市場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配置AED,并依托文化禮堂、文明實踐中心、紅十字博愛家園等陣地,進一步拓展急救知識傳播窗口,拓寬志愿服務舞臺,把急救知識送到群眾家門口,累計開展以普及急救知識為主題的志愿服務376場次。
2022年,路橋區紅十字會累計完成應急救護培訓52190人次,其中,持證培訓7108人(救護員培訓3422人、“CPR+AED”培訓3686人)、普及培訓45082人次。
下階段,路橋區紅十字會將繼續深入推進應急救護培訓工作,不斷擴大應急救護培訓覆蓋面,讓更多人學會急救技能,真正實現“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
路橋區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
“我們的目標是讓急救知識人人知曉,街區救護員成為路橋區每個家庭的標配!焙掌颊f。
共創美好,拓展人道救助人道服務規模
連日來,路橋區紅十字會以“弘揚墾荒精神·爭當雷鋒傳人”為主題,在全區范圍內組織各鎮(街道)紅十字志愿者開展學雷鋒主題系列活動。廣大紅十字志愿者們用自己的行動弘揚雷鋒精神,爭做新時代的“活雷鋒”。
據統計,全區各鎮(街道)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共計服務群眾2117人次,發放宣傳手冊4000多份。
一直以來,路橋區紅十字會以“紅十字強基工程”和規范會員管理等“兩項試點”工作為抓手,立體式推進基層組織建設。目前,累計建立基層紅十字組織262個,在全市率先實現鎮(街道)、村(社區)、公立學校、公立醫院紅十字組織全覆蓋。
同時,該區按照“4+X”標準,在螺洋街道水濱村、桐嶼街道春澤社區、路橋街道新安社區等建立紅十字博愛家園10個,實現紅十字工作“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其中,在浙江方林汽車城成立了全省首個由專業市場建立的紅十字博愛家園,為企業發展注入紅十字力量,激發愛心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此外,路橋區紅十字會還設立人道救助項目,實施精準幫扶解民困。目前已設立“仁愛濟世”“關愛腫瘤患者”“紅十字慈寧醫療救助”等救助項目,對腫瘤、精神疾病等貧困患者實施救助441人次,累計104.90萬元。新設“扶苗行動”項目,定向用于臺州市戶籍貧困學生助學,目前已對6名學生開展2022-2023學年助學工作,共計0.78萬元;繼續開展對口支援社會幫扶工作,累計向甘孜縣、瀘定縣等地區支援948萬元。
紅十字志愿者服務已成為全區志愿者服務體系中的重要力量。目前,路橋共有紅十字會員、志愿者發展成人會員12118人,他們活躍在城鄉社區,在紅十字應急救援、人道救助、應急救護、無償獻血、造血干細胞捐獻、遺體器官捐獻、宣傳預防艾滋病、籌資勸募、社區服務等多個領域發光發熱。去年,紅十字雄鷹水上救援隊開展尋人、應急搜救、防溺水宣傳等行動27次,出動隊員220人次,獲群眾好評。其中,副隊長吳林輝被評為2022年第二季度“路橋好人”。
三救三獻,傳播博愛奉獻精神
2月16日,路橋區中醫院一樓檢驗科增設了一處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血樣采集點。從登記、采樣,到試管寄送,均可在采集點內一站式完成。
路橋區新增造血干細胞捐獻血樣采集點。
路橋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去年,我們在路橋區第三人民醫院開設了第一個區級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血樣采集點,區中醫院是我區第二個采集點,今后我們還將在區內醫療機構推廣設置,為更多愛心人士提供便利!
在路橋,無言大愛讓生命延續的愛心善舉越來越多,除了已完成捐獻的7名捐獻者,還有557名愛心人士也采集了血樣,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路橋區紅十字會還秉持“把好事辦好,讓好人心暖”的理念,當好捐獻家庭的“守護者”。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者,路橋出臺了《臺州市路橋區紅十字會捐贈款專戶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在捐獻當年,給予其家庭相應款項3000至5000元的慰問。目前,已對4戶捐獻者家庭送去慰問金17500元。為了給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者親友及公眾提供一個瞻仰、緬懷、寄托哀思的場所,已連續兩年于清明前夕在“生命禮贊”紀念場所開展緬懷紀念活動,積極營造“延續生命,奉獻大愛”的良好氛圍。
紅十字文化感召力越來越強,全區上下形成了公眾熱情參與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新局面。在去年“5·8人道公益日”眾籌活動中,路橋區紅十字系統上下“齊步走、一起捐”,變“被動”為“主動”、變“單一作戰”為“多方聯動”,網絡籌資能力大幅提升;I資額從不到500元,提升至29.48萬余元;參與人數從不到百人,提升至6236人次,獲得全省第八、全市第一的好成績。
同舟共濟千帆起,乘風破浪萬里航。新時代的路橋紅會人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向著高效運轉、公開透明的路橋區紅十字會目標砥礪前行,在新征程上奮力譜寫紅十字人道公益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