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在杭州富陽區大源鎮駱村,富陽各街道的志愿者幫助村民清理河道、恢復家園。本報記者董旭明攝
24日午后,晴空萬里。在杭州富陽春南安置點待了34個小時后,大源鎮駱村村民董蘭娟歸心似箭。她收拾好隨身物品,拎上女兒送來的水果,早早地等候在春南安置點的門口。
就在當天早上,他們得到了期盼中的消息:午飯后可以回家簡單清理收拾一下,下午4時準時發車返回安置點。
富陽春南安置點,有序轉移安置有1242名大源鎮各村村民。董蘭娟是第一批轉移入住的村民!疤烨缌,村民們都擔心家里情況!贝笤存傄幻偢刹扛嬖V記者,災后恢復工作不光依靠各路救援力量,更重要的是村民自發清理恢復。
考慮到目前安全風險仍然存在,村民們還不能回家居住。經綜合研判,大源鎮政府決定在午后接送部分符合條件的村民回家簡單休整。允許“回個家”,但也得“約法三章”。駱村村干部孫剛告訴記者:“為了確保安全,年紀大的不能回,小孩也不建議回,另外下午4時必須統一返回安置點!
決定后,安置點的鎮村干部們就忙著一間一間屋子跑,詢問村民的回家意愿,并一一做好登記。下午1時30分左右,送村民回家的公交車抵達安置點,村民們有序上車。兩名村干部分頭清點人數,“有84名村民,傍晚返回上車時我們還會再清點一遍!睂O剛說。
一路上,孫剛拿著擴音喇叭反復跟村民叮囑注意事項。隨著載著80余人的兩輛公交車逐漸靠近駱村,七嘴八舌的村民們稍稍安靜了些,不約而同地轉頭望向窗外。
有不少“迷彩服”趕在他們之前來幫忙清理家園。這幾日,來自富陽富春、東洲、春江等地的民兵、婦聯、團委的志愿者紛紛行動起來,前往大源、上官等受災區支援災后恢復工作。
一頂草帽、一雙手套、一把鐵鍬,黑色的膠鞋上沾滿污泥,迷彩服干了又濕、濕了又干。大源溪駱村段內雜草、竹竿成堆,民兵志愿者們扎到河道下,橋上橋下合力清淤。村民家門口淤泥堆積,部分家具深陷其中,他們五六人合力,幫助清理抬出。
“哪里有需要,我們就去哪里!睎|洲街道民兵志愿者陳師傅希望幫助受災村民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屋外有志愿者幫忙,回到家的董蘭娟和丈夫一邊用水槍清洗地面,一邊用掃帚掃除污水!耙粫r半會兒也收拾不完,但回家看一眼總放心些!倍m娟說,“有這么多人幫助我們,慢慢清理吧,人的安全總是第一位的!
伴隨災后重建全面啟動,一些受災程度較輕的企業,首先復工復產。走進上官鄉球拍產業園,杭州數馬裝飾工藝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在停工不到半天后,生產部長朱煒便領著100多位同事,加快生產出口到日本的窗簾,“洪水淹了公司的鍋爐房,導致窗簾無法熨燙成型,我們一邊修理,一邊趕工,把耽誤的進度搶回來!”朱煒說。
與此同時,根據最新天氣預報,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已由臺風級增強為強臺風級,富陽著力防范化解各種風險隱患,加快了群眾轉移的范圍和速度。截至當天下午1時,全區已轉移群眾112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