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從2001年起,為80歲以上老人舉辦敬老重陽宴,就成為了杭州拱墅區小河街道的傳統,一眨眼已經22個年頭了。
10月23日,“小河重陽宴”再次如約而至,近百位80歲以上的老人,歡聚與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共同歡慶屬于他們的節日。
除了延續往年的傳統,今年的小河重陽宴進行了全面升級,不僅有家宴、表演,更有連續三天的惠老活動、精彩不斷。
余文華攝
一碗長壽面,一張幸福字
越來越長的重陽宴
早上10點,小河直街里已是一片“橙色”海洋。
老人們身著喜慶的外衣,戴著橙色絲巾。
十余米的長桌,一直連通到歷史街區標志之一的醬園門口。長桌的盡頭,擺放著繪制有壽桃等吉祥圖案的蛋糕。
一旁,孩子們正在一筆一劃寫著“!弊。
在歌舞聲中,一碗碗長壽面、一塊塊帶著祝福的蛋糕,被送到了老人面前。
今年86周歲的樊松昆老人和愛人,是第六次參加小河重陽宴。
樊爺爺是麗水縉云人,早年他作為一名水力勘探和地質勘探的工程師,一直工作在東三省。上世紀70年代末,考慮到家庭愿意,回到了杭州,直至退休。
如今,老人膝下已經有三代人,十六口人,好大一家子,“要不是孫輩不著急生孩子,估計都四代同堂了!
在談話之余,樊爺爺時不時地都會看上奶奶兩眼,當奶奶俯身撿掉落的紙巾的時候,他會和哄小孩一樣的說一句,“臟了,不要了。小心點哦!狈疇敔斦f,原本就因為生病身體一般的奶奶,去年意外頭部受傷,記性就不大好了,“年紀大嘍,身體最重要的!
六年來,夫妻倆都會一起來參加重陽宴。樊爺爺說,小河重陽宴上的桌子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長,“這也說明我們老年人的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幸福!
據了解,本次出席的近百位老人中,年紀最大的95歲。
活動的最后,孩子們將書寫的福字送給到場的老人們,祝福他們“長壽延年、幸福安康”!
公益拍攝、銀發市集
全面升級的重陽宴又潮又好玩
今天活動的現場,同步啟動了“百家社區萬名長者影像回憶錄”公益拍攝項目,為老人整理老照片、尋訪故地、拍攝回憶錄,讓孩子們知道爺爺奶奶一輩子的經歷。
首批共有三位老人完成了影像回憶錄的制作,其中就包括68歲的沈小平。
近50年前,沈小平前往大西北參軍。這次在整理老照片的過程中,也勾起了沈小平很多回憶,“我把故事講給孫輩聽的時候,他們會問,‘爺爺,為什么當年沒有飯吃’‘你們餓了為什么不吃零食呀’之類的問題,他們沒經歷過、不理解!
對于長者影像回憶錄項目,沈小平頻頻點贊,“將這些故事整理起來,將其中的精神傳承下去,還讓老人們在親身參與中有了更強的獲得感,很有意義!
據了解,公益拍攝項目首個服務場地“家庭影像公益服務杭州體驗社”也落戶小河直街,內設專為老人提供影像公益服務的空間,老人及其家人可以在這里攝制老人形象照、全家福、小輩成長影像記錄等公益服務。
未來“家庭影像生活館”還將陸續落地杭州各社區街道,開展展播浙江長者回憶錄、創作影像文創產品、舉辦老年生活公益集市、開展影像服務等活動。
此外,首屆“浙家人銀發市集”也在小河直街如火如荼開展著。
“和年輕人一樣,老年人有自己的愛好,有喜歡的物件、愛吃的食物、愛湊的熱鬧!笔屑呢撠熑吮硎,本次銀發市集以“益智木玩、樂享時光”為主題,涵蓋了老年木玩產業、老年食品及潮流美食、養老宜居及旅游、適老化智能產品、潮流文創及老年休閑娛樂、婚姻家庭服務、老年人自主設計等八大內容及展區。
未來,“浙家人銀發市集”將在杭州全市“一月一區一展”巡回開市,旨在推進養老服務和養老相關產業創新發展,推動老年益智木玩在社區、機構等養老服務場景搭建和應用,擴大養老產業和老年群體的接觸面。
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也與小河直街雙會場進行聯動,將“銀發市集”和“重陽敬老嘉年華”融合,讓養老機構中的住戶體驗到身邊社區在歡度重陽時的節日氛圍,也讓社區內的老年人,看到同樣精彩的養老機構生活。
今年也是“浙里康養·小河先行”三年行動的第二個年頭,為了保障社區更高質量地服務老人,小河街道現場發布了下一階段的街道基層養老工作課題,并將重點關注社區街道老人的認知癥照護和預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