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80后殘疾人徐琦是眾多殘疾人口中的“能人”“好人”“親人”。
第一次見到徐琦,他正在給殘疾人進行電子商務培訓。他穿著藍色條紋襯衫,站在臺上侃侃而談,臉龐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在很多人看來,左眼失明、右腿行動不便,這樣的人生要比常人坎坷艱難,可徐琦用堅強和樂觀來笑對人生,不僅在逆境中不斷自我奮斗,還通過自己的努力積極回饋社會。
如今,徐琦是衢州市殘疾人創業孵化園業務運營經理、柯城區殘疾人就業創業服務站站長。他說:“我要幫助更多殘疾人獲得像健全人一樣的創業就業機會,走上人生的陽光大道!
“他很厲害,讀書創業樣樣行”
衢州市殘疾人創業孵化園里,經常舉辦殘疾人技能培訓活動。培訓結束后,徐琦又圍繞電商創業的主題和殘友們熱烈交流。
參與培訓的殘友們認真地聽著,眼神中透露出對徐琦的信服,在他們看來,徐琦是個能人,“他很厲害,讀書、創業樣樣行”“他會計算機編程,還獲得過浙江省技術能手、浙江工匠稱號”“我們有不懂的都來問他”……
在殘友們的你一言我一語中,記者對徐琦的認識逐漸加深。
1982年出生的徐琦,在8歲時因為一場意外失去左眼,后來因術后神經損傷又影響到右腿的行動。突然變成殘疾人,一般人都難以接受,但徐琦的人生卻沒有像左眼一樣從此失去光明。他始終相信勤能補拙。中學時,因為課堂上跟不上其他學生,他就在課后借同學的課堂筆記復習,周末或放寒暑假時,他會花大量的時間練習習題。讀大學期間,在學習電子商務專業的同時,他又自學了計算機網絡技術,考出計算機網絡工程師證書。
徐琦(左)幫助殘友準備求職簡歷。受訪者供圖
“我一定要靠自己掙一口飯吃!备改笧樗尾』ü饬怂械姆e蓄,又供他上學,徐琦在心底暗暗許下愿望。
大學畢業后,徐琦應聘過網絡科技公司,負責過編程、運營等工作。工作近3年后,憑借一股子對創業的熱忱,他開啟自己的創業之路,創辦了網絡科技公司。
2006年,徐琦瞅準網絡零售的商機,創建了義烏小商品批發網,這是國內較早進入網絡零售的平臺之一,他也憑借這個網站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萬元;2008年,他又創建了衢州地區的外賣網;2012年,他開始幫助企業運營微信公眾號;之后的幾年,他開發建設了衢州招聘網、江山人才網等十余個招聘網站,服務企業約3900余家,求職者3萬多名……
“他讓我們有尊嚴地工作和生活”
在創建招聘網站的過程中,徐琦開始關注到殘疾人就業的問題。
網站后臺曾收到這樣一則留言:“我是一名雙腿截肢的殘疾人,今年21歲,我還年輕,不想只靠父母或者其他人來救濟,想掙錢養活自己,想有尊嚴地活著,有什么適合殘疾人的崗位嗎?”
“我自己是殘疾人,所以對他們更能感同身受!边@則留言讓徐琦深受觸動,從那時起,他開始思考如何幫助殘疾人就業。他先創建了公益殘疾人就業網站,可創建網站容易,要提供適合殘疾人的崗位卻很難。
“你們公司這項工作,會電腦技術就能上手,我們這有合適的人選”“基本工資是多少?業績怎么算?”“殘疾人對工資待遇也有要求,你們給出的工資有點低了”……由于徐琦頻頻和企業溝通協調殘疾人招聘事宜,采訪多次被打斷,掛了電話后,徐琦苦笑著解釋說,“求職和招聘的信息不匹配、企業對殘疾人的認知不足等原因,都會造成殘疾人就業難!
通過招聘網站,徐琦幫助數十位殘疾人就業,但他認為這樣的助殘還是十分有限!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許多殘疾人文化水平不高,還是要讓他們掌握一門實用技術,才能拓寬他們的創業就業渠道!毙扃f。
徐琦(右)為殘疾人開展電子商務培訓。受訪者供圖
在衢州市殘疾人創業孵化園里的一家人力資源公司,記者看到翁宏富的時候,他正在坐在電腦前打字,表情專注。翁宏富因為先天疾病,身高停留在了1.3米,這也讓他被很多工廠拒之門外。直到今年7月,他參加了殘疾人技能培訓,學習了文件管理、文檔編輯、數據輸入和表格制作等知識,并獲得了一份電腦文員的工作。
“是徐哥讓我們有尊嚴地工作和生活!蔽毯旮徽f,這次電子商務培訓,他也參加了,他想多學一點網絡營銷的技能,為以后的職業發展做準備。
徐琦告訴記者,衢州市殘疾人創業孵化園還發展了網絡直播、平面設計、視頻剪輯等適合殘疾人的培訓項目,近一年來,已累計為800余名殘疾人提供過創業就業培訓服務,近百名殘疾人實現穩定就業。
“他就是我們的知心大哥”
“早上好!”每天早上,徐琦都會在“衢州一家人就業創業學習互助群”問候。他是群主,更是這個群體的“知心大哥”,馬上不少“兄弟姐妹”在群里開心地回應,群里很快熱鬧起來。
包括徐琦在內,這個微信群有500名成員,每位成員在徐琦手機里都有備注。為了全面掌握每位成員的情況,他會對這些殘疾人開展入戶調查,詳細記錄他們的殘疾等級、傷殘類別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今年49歲的朱文龍是徐琦走訪過的殘疾人之一,他是聽力三級殘疾。在走訪中徐琦發現朱文龍沒有佩戴助聽器,便教他如何向柯城區殘聯申請助聽器;有精神殘疾、智力殘疾多重殘疾的陳芳也是徐琦走訪過的殘疾人之一,陳芳母親說,她女兒過去自我封閉,自從認識徐琦后,常常跟著徐琦參加手工課、茶話會,現在愿意和外界溝通,變化很大。
徐琦說:“他們的心靈其實很脆弱。如果很長時間沒人去看他們,沒人去陪他們聊聊天,有的人就會覺得自己被遺棄了!
“他就是我們的知心大哥”。漸漸地,不少殘友越來越喜歡把心事和徐琦分享,因為徐琦樂于幫大家排憂解難。都說稱呼最能反映出人際關系的親疏遠近。在群里,殘友們只有在開玩笑時,才會叫徐琦為“徐總”。平時,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徐哥”。
“殘友們就像我的兄弟姐妹,他們的事就是我的家事,我愿意為他們爭取更多的利益!辈粩嗤貙挌埣踩司蜆I渠道,精準滿足各類殘疾人就業需求,幫助更多殘疾人實現高端智慧型的就業夢想……對于未來,徐琦說他還有許多規劃。
打開徐琦的微信朋友圈,記者注意到他的朋友圈背景圖是一扇窗戶,窗外有綠植、有湖泊、有游客。面向未來,他正不斷尋找沖破“窗”的那束光。